close
2013年,想了好多年自己操作翻田的事,終於在颱風夜產生的機緣下,促成了。
是一台年紀跟我差不多的久保田火犛,農機行的老板自己放在家裡開的,22匹馬力。用電腦來比喻,大概是記憶體在128M的世代吧!
沒有破斧沈舟 幾乎是看一眼就決定了。定位在學習機,買太貴是不太適合。就請大家想著新手駕駛沒什麼錢但需要車,買車練車不可能買新的嘛~
第一次下田是在2013年9月27日翻內城田菁時
真的是沒什麼技術可言
就讓我們快轉到2014年3月28日插秧日吧!
田面看起來是挺平的,師傅遠看時也誇獎了一下。
然後劇情就急轉直下。田格我翻的不好,很不平。師傅到現在都還一直在唸我,想必會唸個幾年。
雖然被消遣的很慘,但其實還是很驕傲,插秧進田裡的時候,我都想要大喊「這是我翻的田呢!!!!!」連相機都沒拿起來拍,內心滿滿的很感動。
把技術拿起來,對小農來說,門檻很高。一台機器動輒百萬! 幾乎都小面積耕作的我們,根本就不符比例,所以都以找代耕為思考方向,但這樣絕大部份的耕作步驟就沒有自主性了,一切都要配合代耕。有時候還找不到願意的代耕…
說太多做太少也不太適合,但總之,我是想把各個步驟一步一步拿回來的。推農機具共有(後來此機就又加入2位一起學習操作)、或公共設備都是不錯的方向,也會放下壞經驗努力學著跟人磨合,希望未來不是叫自耕農,而是叫共耕農!! 有興趣的人聯絡我吧!!
多放2張照片
買了2手的4行插秧機,還捉不到操作眉角。多人學習插了一塊臨時新增的2分地。
插的真的挺歪的XD
整塊田共7個人學到操作。好玩。
全站熱搜